日前,由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,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、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承办的“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国际化论坛”暨“民族服饰‘一带一路’·丝绸之路环球之旅”启动仪式在北京举办。
本次论坛以“民族服饰是含有政治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”为主题,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教授朝克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潘福忠、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唐应山、北京旗袍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延华、国研和谐科学研究中心书记郑永顺、北京市慈善协会副秘书长张慧英、北京喜开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崇林等多位嘉宾、媒体及专家,共同探讨如何使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更加国际化。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主席兼秘书长、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忠祥主持论坛。
会上,潘福忠表示,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博大精深,如今伴随着丝绸之路之旅使得中国民族服饰得以进一步走向世界。他认为,民族服饰文化产业要想发展,首先要具备坚定的信念,其次要有团结的团队,最后要有创新的平台。
“这个产业是民族的,它没有任何的功力价值,主要靠大家自发的支持和参与。”多位嘉宾都分别发表了不谋而合的论点。
张忠祥介绍,“民族服饰产业”是可以精准落实国务院两个“计划”的新产业、新经济,一是“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”;另一个是“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”,可按照国家丝绸之路“一带一路”路线图,把中国“民族服饰”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推向世界。
在本次论坛上还成立了“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-旗袍委员会”和“中国民族服饰科学院”。据悉,“旗袍委员会”将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旗袍分会,宣传、推广、落实民族服饰文化IP产业园区建设。
而“中国民族服饰科学院”是中国新中装产业联盟的项目单位,是北京中福祥民族服饰科技研究院转化的机构,已完成“三院一体”的产业组织体系,现在已在广东、辽阳成立两所中福祥民族服饰学院,并研究编写教材招收培养。
张忠祥表示:“新中装在未来的发展,必须要建立科学化、现代化的运营体系,并建立长期持续发展模式。其中,学院要注重培养师资和专业人才,研究院要注重课题研发,科学院要注重将民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民族文化、民族精神、民族产业相关联的大科学产业利国利民立业的新产业新经济体系。采用‘产、学、研、销、综’多位一体的科学产业链机制。从精神、思想、文化、艺术、科技、科学、哲学、金融等多个方面跨界有机会发展市场经济“”
会上,“民族服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环球之旅”活动启动,计划用三年的时间重走丝绸之路,并组织纪录片拍摄、演讲、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。
来源: 纺织服装周刊
资讯排行
- BRICS+金砖国家时尚峰会加强全球时尚联系
- 安徽服装第一村:改变传统生产模式,孙村焕新发展面貌
-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——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
- 永荣锦江&意大利兰蒂奇集团,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!
- 从“市场管理者”到“综合集成服务商”,中国轻纺城集团要下盘怎样的大棋?
-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崔忠付出席“星级数字化仓库与数字供应链平台金融服务中国行——太原站”座谈会
-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,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
- 从春天出发,凝心聚力共奋进!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
- 乐古古纺织:让真丝面料与时代共舞
- 2024年羊绒原料及制品进出口概况
-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2025 中国(义乌)国际针织供应链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义乌成功召开
-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——2025年,中国经济这么干
- 科技感十足!我国登月服“望宇”名称确定,与“飞天”舱外服遥相呼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