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天气原因。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,河北已连续4年在棉花生长中后期遇低温阴雨天气,发生严重烂铃,品级下降,单产降低,收成减少;尤其是今年,降水提前,降水强度加大,7月份大部分棉区出现了5次强降水过程,由于降雨提前造成棉花8月中旬就发生大面积烂铃和蕾铃脱落。突出特点是烂铃早且重,一般烂铃达到l/4—1/3,平均剥烂铃在6 0斤/亩以上;据9月1 0秋桃考察,单株成铃14.7个,比去年减少0.9个,是2007年以来单株成铃数最低的年份,主要是秋桃座桃少。9月份东部和北部棉区遭遇台风强降水,沧州市将近8万亩棉花绝收。今年新棉开秤之际,所收购棉花一般都是4级,据棉花加工企业分析推测,今年3级以上棉花比常年减少l/3左右,而品级下降的结果是棉价的下跌。
二是棉价大幅下跌。当前籽棉价格为3.8—3.9元/斤,最低时3.5元/斤左右,棉农收入减少,植棉积极性降低。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,对纺织品需求减少,造成棉花生产相对过剩,价格走低。
三是用工成本快速上升。相对种粮,棉花生产管理技术复杂,除播种外,大部分生产环节没有实现机械化,生产用工较多,费工费时,病虫防治、整枝打杈、采摘等,要耗费大量的人工,而人工费近年来大幅上涨,目前棉花采摘工费已经上升到0.8~l元/斤;随着务工收入的增加,棉农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、改种机械化程度高的粮食作物。
四是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。种两季粮与种一季棉花相比,收入相差无几,但植棉用工大大超过了种粮;
五是棉花优惠政策措施相比粮油作物力度小,对棉农的带动作用也小,小麦玉米两季所得补贴金额共20元/亩,超过一季棉花15元/亩;还有粮食的综合直补等。
六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和菜篮子生产,棉花用地成为了被压缩对象。
来源: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资讯排行
- 从春天出发,凝心聚力共奋进!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京召开
- 永荣锦江&意大利兰蒂奇集团,竞帆循环经济新蓝海!
-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|全龄共赴,致敬经典-纺织服装周刊
- 大金 UNIDYNE 创新开放日:融合共创,推动绿色防水新潮流
- 岁末年初,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山东协会轮值会长会议举行,筹谋协同创新再发展
- 鼓干劲、明方向、启新程!2025中国轻纺城干部大会召开
- 2025年辽宁省冰雪时装周盛大启幕
- 安徽服装第一村:改变传统生产模式,孙村焕新发展面貌
- 我是纺织人·科技特辑丨武汉纺织大学副校长王栋:做纤维世界的追光者
- 质领2025·先锋谈|宏源科技:守正创新 技术支撑高质量发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兰精携高附加值产品创新方案亮相2025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-纺织服装周刊
- 永不止步!兰精集团持续筑牢天丝™品牌“防护网”
- 新春不打烊,纺织集群冲刺开门红
- 起跑“开季节”,广州诚大时装广场引领原创快时尚